4月13日,第十七届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,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总裁袁正刚在会上做了《系统性数字化推动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》的主旨演讲,其针对当前施工业务面临的核心困境,聚焦围绕数字化如何真正发挥价值,畅谈了自己的观点。
数字化的意义 藏在每一个项目的效益里
当前,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,有数据但不好用、有系统但对业务支撑不足等问题,成为许多建筑企业颇感困惑、又想尽快解决的难题。数字化到底应该怎么做,其是否有价值,成为行业普遍关心的话题。
对此,袁正刚指出,数字化的意义,就藏在每个项目的效益里。数字化建设的使命,正是要给每个项目经理、每个项目的最终效益带来价值。对于管理者而言,只有将数字化与业务管理深度结合,才能去发现和收获这种价值。
其表示,目前数字化转型的业务价值正在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,逐步显现。在劳务管理方面,传统管理模式下“乱象多”,典型表现在:劳务队伍管理不细、劳动力资源配置不优、进出场风控措施不足等,其直接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。而在数字化模式下,此种状况有望大大改善,譬如依托劳务实名制为基础的劳务综合管理,考勤、工资将清晰准确;合同外用工、人力资源配置将有数可依;人员工效的评估和管理将一目了然;劳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,与劳务相关的额外支出将明显降低。
在物资管理方面,传统模式下 “管不住”的情况也将显著改善。在现场,袁正刚分享了广联达携手重庆某公司在“成本降低”和“利润率提升”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。双方以成本科目为基础进行分解,并选择了费用占比高的钢筋、模板和架体三项作为降本增效关键项,按照数据控制生产的原则,通过业务升级和数字化管理相融合的一体化精益管控9479威尼斯的解决方案,对所有在建项目边验证边分析。经过全年双方的不懈努力,经测算公司的利润率整体提升了1.11%。在数字化建设取得进展的基础上,2023年,该公司继续与广联达合作,在企业的专业化战略(管理规范化、施工标准化、成本精细化和工人自营化)等方面继续从降本增效方面,展开全周期探索。
在安全管理方面,数字化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安全管理者的职业焦虑。通过数字化的安全管理,可以从源头防范,关口前移,将安全风险一手掌控。数据显示,某在施项目在实际建设过中,风险识别22141条,累计管理危大工程2453项,在场大型设备1410台,企业检查累计2291次。在这样的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的清晰管控下,安全监管整体可控,事故发生率将大大降低,安全监管也真正有了保障。
事实上,数字化除了能够为岗位从业者提升效率外,数字化建设对整个项目调度统筹管理的优势更加明显。以基建业务为例,通过岗位工具的升级,施工过程的可视,业务结果的透明,可以整体进行数据驱动的指挥调度。譬如在渝湘复线巴彭段项目建设期间,通过一体化的指挥调度,实现信息传递0延误,沟通效率提升50%;进度管理方面,用系统自动追踪代替手工填报,计划统计周期由3天减少为0.5天;在机械管理方面,管理效率提升50%,节约成本10%;在数字场站方面,管理人员由30人减少为15人,提升钢筋原材出材率1.5%;在安全监管方面,重大危险源100%受控,安全质量创优。
像这样的降本增效的实践成果,是每一个项目经理期望做到的。袁正刚表示,“实践是数字化落地的最好方式”。当数字化与项目管理深度结合,当数字化的软硬件不断被应用,当项目管理者开始倾向用数字化结论来指导实践,数字化的价值必将得到验证。
建筑业呈“四高”特性 系统性数字化是转型根本解
尽管数字化已在诸多项目上验证出价值,但在更为宏大的企业及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,还面临非常多的难题。袁正刚表示,欲解决这类难题,还需要深刻洞察建筑业的业务本质,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路径。
他指出,从业务本质看,建筑业呈现为“点线面体”的业务系统。其中,“点”指建筑业有很多岗位;“线”指生产、商务、技术等职责清晰、定位分明的业务线;“面”既指项目,也指人力、市场、财务等企业管理面;“体”指通过点线面相连接而构成的企业整体。
更为重要的是建筑业的业务系统具有“四高”特性:即高度专业、高度协同、高度独特、高度动态。首先是高度专业,建筑业的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,以施工图设计为例,涉及建筑设计、结构设计、机电设计等专业,而每个专业下又有很多细分;其次是高度协同,建筑业既需要“人机料法环”全要素的协同,也需要施工方、建设方等项目全参与方协同,更需要设计、生产、施工等全过程各环节的协同;再次是高度独特,每个建筑项目的地理位置、方案设计、进度计划乃至区域影响都是极具个性的;最后是高度动态,建筑企业的发展,不可控因素时常发生,对动态实时感知的要求格外高。“四高”增加了建筑业业务系统管理的难度,这决定了建筑业所面临的大多数问题,都将是复杂系统的问题,无法通过单点建设解决,需要系统性求解。
袁正刚表示,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,企业数字化转型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,必须要有整体思维,要有系统思维。过去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明显,很大的原因就在于,企业只完成了岗位层点状的数字化,没有把点-线-面-体连接融合,数据与业务不通。
那么,如何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系统?袁正刚表示,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,始终坚守系统性数字化的理念,至关重要;但在此基础上,突破固有的数据孤岛,实现业务贯“通”却不必一气呵成,可以分阶段实现。通过可识别的关键环节,分阶段的实现设计与算量打通,算量跟施工打通,最终实现设计算量施工一体化打通。以此类推,可实现bim与智慧工地一体化打通,项目与企业一体化打通等,既具有可操作性又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转型价值。
其进一步指出,目前,国内建筑业的先锋企业,已经在逐步实践设计算量施工一体化运营,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在湖北某设计院为当地设计的城市快速路基建项目上,支持bim正向设计的广联达数维道路设计大显身手。在规划阶段,就实现了多方式地形创建、二三维一体化设计等,同时进行各专业间模型碰撞检查,优化设计成果;在初设阶段,模型复用,大大降低正向设计过程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;在施工设计阶段 ,bim模型可直接出施工图,一模多用,图模一体化交付,促成数据贯通,实现设计价值的最大化。
同样,在项企一体化方面,坚定转型也将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效能的升级。“项企一体化”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,通过“管理”上的项企一体化和“数据”上的项企一体化这两个维度,真正打通项目与企业数据,最终创造数据协同价值。项企一体化真正落地,将极大提升企业战略协同管控能力、智慧决策能力,从而实现整体管理效能的提升。
如果说诸多的一体化,侧重帮助企业实现效能提升的话,那么在掌握海量数据的基础上,实现智慧决策、实现企业级利润提升,则需要借助统一业务平台的力量。近年来,广联达将旗下上百款产品搭载于一个统一业务平台之上,支持行业数以百万级人群的持续应用。
如何应用统一业务平台去打造系统化数字化转型的体系?袁正刚表示,广联达与上海宝冶、北京建工等先锋企业携手做了很多实践, 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。2022年,北京建工集团在此平台加持之下,夯实数字化核心基础,重塑数据治理标准。在合同管理智能化应用方面,其通过ai辅助合同审查、系统代替人工审核,实现海量合同的自动生成、自动识别、自动审查、自动推动,其联通招采平台、oa办公、法务审核等多方主体,实现整体效率8-10倍的提升。
在市场营销商业智能分析方面,其通过实时检视整体市场、区域市场、重点城市市场、单位市场经营的运行变化,提升了对市场运行感知力;通过分析主要竞争对手、重要客户、招标代理单位,发现自身发展优劣势,以及了解客户投机经营状态,提升了对市场环境判别力;通过对数据中台所反应的现实问题,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,应用大数据分析提升中标率,从而实现市场营销管理效能的提升。
在数字供应链方面,构建供应链生态,降本增效。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的建设,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运营体系,除了内部流转更加顺畅,还可以服务区域内的其他公司,不仅实现了企业产业链业务的新拓展,还为公司降本、提质、增效保驾护航。仅2022年,线上招采系统总计覆盖3800余人,执行采购任务13000余笔,累计中标额900多亿,钢筋、商砼、普通干混砂浆、加气块等物料的线上采购价,均实现了大幅度降本,真正实现了以平台促管理、向集采要效益。
袁正刚表示,数字化建设的终局,不是为了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,也不是为了单一岗位的价值提升,其根本上,是为了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粗放经营模式,释放数据价值,提高管理效能,帮助企业全面获得转型价值,从而实现企业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对所有建筑上下游企业来说,唯有以系统性数字化理念为指引,坚定信心、脚踏实地,将数字化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,不断实践、反思、改进、迭代,数字化才能越走越远,而企业也将在全面数字化的过程中,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责任编辑:kj005
2023年4月18日,北京——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teams推出一系列创新功能,围绕企业数字核心能力,...
2023年4月18日,北京——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teams推出一系列创新功能,围绕企业数字核心能力,...